最近思路挺乱的,就3篇干脆一起发算了。
问题
以前觉得很多问题是突然就出现了,让人措手不及,无从准备。后来想想,其实每个问题的出现,都“酝酿”了很长时间了。比如找不到工作这个问题,并不是到毕业那一天才出现的,而是之前几年甚至十几年造成的;又比如有程序完成不了,并不是到开始做程序时问题才从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之前自己积累的少而已。
呵呵,如果什么都能未雨绸缪,走一步看三步,可能就没那么多问题了。
不过真的要去这样做,可能是很难的。别说很多事情自己“看”不到,就算看到了,可能也懒,也想拖。
记得很多人都推荐过一种安排事情的方法,就是把事情分成“紧急且重要”、“紧急不重要”、 “不紧急但重要” 、“不紧急不重要”,并且说应该优先做的是“不紧急但重要”的事情。这的确是跟大家的传统思维不一样,可能一般人的想法是应该去做“紧急且重要”的事情。
其实这个问题就跟吃水果一样,是先去吃那些快要坏的呢,还是先去吃那些最好的。
算了,反正对我而言,能去做点事情已经是很好了。
过程
这两天看《激荡三十年》,里面有不少曾经很熟悉的名字,有不少过去的小商小贩,小农小兵,甚至中小学生(中小学文化程度的)都在改革这些年中“发”了。
刚开始看还挺让人“激荡”,但是仔细一想,发现不对,似乎省略了什么。
对,是把过程省略了,把那些苦涩、艰辛都省略了。
就像那些武侠小说,一句“xx日夜苦练,终于练成xx”,然后紧接着就见谁灭谁了。
就像那些电视剧,xx出国,然后一句“xx年后”,xx就成归国富商了。
就像那些偶像剧,xx和xx见面,然后几个他们在一起的镜头,然后xx跟xx就恋爱/结婚/有小孩了。
当然了,这些是文艺作品,篇幅有限,只能挑最吸引人的讲,如果有小说一句一句的重复类似练功/工作/恋爱的过程,估计肯定被人直接扔进垃圾桶了。
文艺作品能省略,可惜实际生活却省不了。那些重复无聊艰难辛苦的过程,我们避不开,也躲不掉。
开始和结尾之间,是漫长的过程,慢慢熬吧。
政治
同样是看《激荡三十年》,里面有很多国家的巨变,社会的巨变,那个年代的人对社会异常的敏感,对政治、政策也非常关心。
而现在我们这一代人,似乎对政治,对时事的关心要少的多。新闻里最热的是“娱乐新闻”和“体育新闻”,或者各种有吸引眼球内容的“社会八卦”,而那些国家政策,社会经济,似乎关心的人很少。
可能一代人和一代人就是不一样吧,包括最近奥运圣火,还有以前的反日,反美,虽然有不少的热血青年,但只有热情的还真不少,很多人甚至对反什么都没搞清楚就一哄而上。
比如,最近到处是号召不去家乐福,不去买法国货,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是为什么呢?有多少人说得清楚家乐福的所谓股东是个什么角色?
再说了,历次活动,似乎都是雷声大,雨点小,而且雨点还持续不了几天。我们这一代人,有不少能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的哈某某,或者当某某的粉丝,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坚持哪怕一个月去“反帝爱国”的。
记得前一段学院预备党员答辩,还闹了个大笑话。有个预备党员被问到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,那个预备党员回答:“我对政治不感兴趣”呵呵,不感兴趣你入什么党,知道什么是一个政党么。
当然,现在的所谓入党,对大多数人来说,就跟考个证书没多少区别,无非是让自己考公务员或者去国企容易点罢了。
有篇国外的报道,分析中国现在的年轻人不关心政治,只关心自己的生活,自己的所谓“成功”,并据此去分析中国未来的政治走势之类的。
分析那些东西我不看,但现状还真是挺对的,现在政治气氛比原来放松多了,我们却更少的去谈论政治。我很想看看,等到我们这一代人长大的时候,即使给了我们更多的民主和自由,我们会去接么?也许几张“毛主席”更抢手吧。
© 2008, QP. 版权所有.